20090819
感冒是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。中医认为感冒是由于六淫侵犯人体而致病的,六淫指的是自然界中存在的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六种致病邪气。其中风邪为六淫之首,是导致感冒的主要原因,所以古代医家将感冒称为“伤风”。西医认为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,感冒所出现的症状均是机体为了驱赶病毒而做出的自身防御。营养不良、过度疲劳、睡眠不足、心情不好以及患有一些慢性疾病的人,受了凉都会患上感冒。
小儿更容易患上感冒,这与他们机体的生理、解剖特点、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。小儿的鼻腔狭窄、黏膜柔嫩、黏膜腺分泌不足,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和抵抗能力较差,容易发生炎症。
饮食疗法治小儿感冒
紫苏粥
紫苏叶辛温,有散寒解表、行气宽中的功效。紫苏叶能扩张毛细血管,刺激汗液分泌而发汗,其浸液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。紫苏叶与粳米同煮,有和胃散寒作用。用于体弱婴儿,对偶感风寒易患感冒者有效。
原料:
紫苏叶6克,粳米50克,红糖适量。
制作:
1、粳米用清水淘洗干净。沙锅内加入适量水,放入紫苏叶,煮沸一分钟,去渣取汁备用。
2、锅内加水,烧开,加入粳米煮粥,待粥熟时,再加入紫苏叶汁和红糖,搅匀即成。
白萝卜炖大排
白萝卜有赛人参之美称,可见其营养丰富,且有滋补润心、通气活血之功效,小儿伤风感冒、咳嗽吐痰,吃此菜(或喝汤)后,可立见功效。
原料:
猪排1000克,白萝卜500克,葱段、姜片、料酒、花椒、胡椒面、盐各适量。
制作:
1、猪排剁成小块,入开锅中焯一下,捞出用凉水冲洗干净,重新入开水锅中,放葱、姜、料酒、花椒面,用中火煮炖90分钟,捞出去骨;白萝卜去皮,切条,用开水焯一下,去生味。
2、锅内煮的排骨汤继续烧开,投入排骨和萝卜条,炖15分钟,肉烂、萝卜软即成。
特点:有萝卜清香味,排骨肉好吃,汤鲜好喝。
豆腐葱花汤
豆腐营养丰富,有“植物肉”之称。豆腐味甘微寒,能补脾益胃,清热润燥,利小便,解热毒。葱辛温,有发汗解毒作用。此汤有散寒清热的功效。用治疗小儿外感风寒,内有胃热、咽痛声哑等症。
原料:
鲜豆腐2块,葱2~4根,油、姜片、酱油、香油、味精各少许。
制作:
豆腐切成小块或条,在清水中浸泡半小时,放入油锅中销煎,加入适量清水,同时放进姜片、酱油,煮沸后再煮20分钟,将葱切碎,拌入豆腐汤内,烧开后,淋入香油,撒上味精即成。
葱白香醋粥
【来源】《济生秘览》
【原料】 葱白1520根,大米3050克,香米醋510毫升。
【制作】取连根葱白1520根,洗净后,切成小段。把米淘洗后,放入锅内,加水煮沸。然后加入葱段,煮成稀粥。粥将熟时,加入香醋510毫升,稍搅即可。
【用法】以上为1次量,每日12次,连用2天。
【功效】发汗解毒。适用于小儿风寒感冒等。
萝卜姜枣汤
【来源】《家庭药膳》
【原料】白萝卜1个,姜1块,红枣3枚,蜂蜜30克。
【制作】(1)将白萝卜、姜分别洗净,晾干,切成薄片待用。
(2)取白萝卜5片,姜3片,红枣3枚,置锅内,加水1碗,煮沸20分钟,去渣留汤。最后加入蜂蜜,再煮一沸即可。
【用法】趁热代茶频饮。
【功效】辛温解表,止咳化痰。适用于小儿风寒感冒,咳嗽,鼻流清涕等证。
葱白香菜汤
【来源】《饮食疗法》
【原料】葱白、香菜各15克。
【制作】将上2味洗净,加水煮沸为汤。
【用法】趁热顿服。
【功效】解表散寒。适用于外感风寒等症。
葱姜糯米粥
【来源】《家庭饮食大全》
【原料】葱白、姜各15克,糯米100克,醋30毫升。
【制作】先将糯米煮成粥,加入姜、葱白,煮5分钟,再加醋,立即起锅。
【用法】趁热服用,服用后上床盖被,以助药力,约15分钟后,腹中似有热气升腾,继之遍体微热而发小汗。每日早、晚各服1次,连服3日可愈。
【功效】辛温解表,益气健脾。适用于风寒型感冒。
陈皮白粥
【来源】《儿童食疗》
【原料】大米50克,陈皮3克。
【制作】大米煲粥,粥将近煲好时,加入陈皮,再煲约10分钟,便可以食用。
【用法】可代饭吃。
【功效】解表散寒。
腐竹白粥
【来源】《儿童食疗》
【原料】大米50克,腐竹10克。
【制作】将大米、腐竹一起放入锅中,加适量清水,煲粥。
【用法】趁热代饭吃。
【功效】清热,去胃肠积滞,利尿。
红萝卜马蹄(荸荠)粥
【来源】《儿童食疗》
【原料】红萝卜150克,马蹄250克,大米50克。
【制作】红萝卜切片,马蹄去皮拍裂,与大米同放入锅中,加适量清水煲粥,粥成后,以少许糖或盐调味,便可食用。
【用法】可代饭吃。
【功效】清热消食,止咳,祛痰,利尿。
咸瘦肉粥
【来源】《儿童食疗》
【原料】咸瘦肉100克,大米50克。
【制作】咸瘦肉即用盐腌过的猪瘦肉。将咸瘦肉和大米放入锅内,加适量清水,煲粥。
【用法】可代饭吃。
【功效】清热降火。(责任编辑:李桂妹)
更多小儿感冒问题,请点击→
(本文内容/图片转自网络,仅供参考,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。)
相关阅读
热门点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