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哭,大人愁。每一个高举的吊瓶下面,都是哭闹的孩子,还有守在一旁照顾的家长。
如果你在最近走进过儿科门诊以及输液室,那么以上这个场景你一定不陌生。小脸挂着泪痕,手上玩着玩具,在妈妈“哄骗”下不时露出一个笑脸。输液诊室,家长们的表情正相反,紧皱的眉头好像在说:感冒咋那么难好?
记者将带您“走”一遍看病的各个流程,从门诊、检查、治疗等方面,给家长们做一个提醒。
判断病情:看清情况再就医
记者来到沈阳市儿童医院输液室看到,儿童感冒果然步入了高发期。两排椅子的输液室,做满了孩子与家长。
沈阳市儿童医院内科门诊主任李晓菊表示,进入冬季,气温下降时,门诊量也随之上升。通常来就诊的儿童多是抵抗力低,并且伴有咳嗽等症状。最近平均每天门诊量都能达到500~600人,而点滴量也能在每天300~400人。
李晓菊表示,最近一拨儿的小儿感冒,还是以发烧、咳嗽症状为主,可是好多家长只要孩子一发烧,就慌张地带孩子来就诊,其实这没有必要。
门诊问诊:症状讲得越具体越好
到了门诊挂号后,接下来就是带着孩子来到诊室,与大夫进行直接对话。
当医生询问起一位家长,孩子是什么症状时,记者注意到,一位年轻的母亲语塞了,支支吾吾地说,孩子就是不爱吃饭,才想起来给他量体温,没想到烧到40摄氏度,这时才想起来就诊。
相关阅读
热门点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