婴幼儿哮喘是指3岁以下孩子的哮喘,在临床中,这类孩子并不是少数,占相当大一部分比例,然而由于婴幼儿哮喘与一般儿童哮喘相比,临床表现多不典型,加上许多地方包括医生在内,对婴幼儿的哮喘诊断不明确,往往诊断为“喘息性支气管炎”或“肺炎”而被长期误诊或漏诊,从而影响医生进行针对性的治疗,导致小孩子哮喘反复发作。
如何早期发现婴幼儿哮喘,在诊治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:
(1)多有上呼吸道感染诱哮喘发作的前驱症状,即1~2天的感冒症状,如发热、流清鼻涕、打喷嚏、咽喉疼痛及咳嗽,症状以晨起及活动后较重。随后即出现喘息,随年龄增长发作次数也增加,多不伴发热症状。
(2)婴幼儿哮喘发作时多有皮肤紫绀(口周多见)及鼻翼煽动,但呼气延长不像年长儿童那么明显,听诊肺部可闻及哮鸣音,但其喘鸣多较粗短、低调,常同时有水泡音。
(3)患儿病情轻重不一,部分患儿虽有喘息,但一般情况仍较好,食欲及生长发育不受影响。但有的患儿反复咳嗽、喘息,每年发作5~8次以上,往往被误诊为“喘息性支气管炎”或“肺炎”,需静脉输液或住院治疗,有时喘息持续较长时间,可达2~4周,喘息难以控制。
(4)婴幼儿哮喘对常用平喘药(比如茶碱类等)的治疗效果不好,住院时间偏长,常需应用吸入性皮质激素长期治疗后才能得到控制。
(5)在诊断婴幼儿哮喘时应特别注意家族及个人特应性病史。如果家族中有哮喘、过敏性鼻炎的亲属或患儿小时候爱出有湿疹,稍大一些容易患荨麻疹、食物及药物过敏史等,这类患儿要高度引起重视,该类患儿发生哮喘的几率明显高于正常儿。
(6)若能早期诊断婴幼儿哮喘,及时给与正规合理治疗,患儿的病情可获良好控制,随年龄增长,免疫力提高,呼吸道感染次数逐渐减少,多数婴幼儿哮喘患儿到3~5岁后可停止发作。
妈妈须知:宝宝秋季常见疾病
秋季 疾病 三岁宝宝
转眼就到了秋天,一年中收获的季节,妈妈们也都希望宝宝在秋季能茁壮成长。天气转凉了,怎么给宝宝增加衣物,喂养的食物需不需要增加,孩子生病怎么办……
秋季是宝宝各种疾病的多发期,妈妈们开始为保护宝宝健康大忙特忙。面对秋季常见疾病对宝宝的威胁,怎样才能使宝宝远离秋季常见病的伤害呢?秋季早晚气温变化剧烈,宝宝患病几率大幅上升,每位新妈妈都要加强宝宝日常疾病的防治知识,使我们的宝宝早日远离常见病的伤害。
1、秋季腹泻
秋季腹泻顾名思义就是最容易在秋天发生的腹泻。宝宝在入秋以后腹泻发病率开始频繁,因此,爸爸妈妈可不能有任何松懈。
妈妈职责
宝宝发生腹泻之后,不能立刻喂抗菌素消炎,因为对于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秋季腹泻而言,服用抗菌素不但丝毫没有效果,更可能造成宝宝肠道菌群紊乱,引发更严重的腹泻。所以,在宝宝刚开始腹泻这段时间,不用着急,只需做好宝宝的日常饮食喂养和口服补液的工作,通常都不会发生太大问题。母乳喂养的宝宝仍可以喂母乳;非母乳喂养的宝宝,一般可食用去乳糖类奶粉,或1/2稀释的牛奶;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进食稀粥或面片等易消化食物。在补充营养的同时,口服补液(盐水)的应该遵循“少量多次”的原则。妈妈一定要做到有耐心,每6~8分钟一次,用汤匙喂10毫升~20毫升,帮助宝宝缓解脱水的痛苦。
就医指征
当宝宝出现口唇干燥、面色发灰、尿量减少及皮肤失去弹性等现象时,应立即送医院诊治。一旦宝宝对口服补液抗拒,或腹泻程度加重,也应立即带宝宝去医院接受治疗。
2、急性肾炎
急性肾炎也是宝宝在秋季容易患上的疾病,宝宝因为扁桃体炎或皮肤化脓性感染,会使肾脏免疫损伤,出现急性肾炎。
相关阅读
热门点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