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里康网
疾病专题

感冒

首页 > 中医科 > 感冒 > 症状 > 正文

“秋燥”症状似感冒 食物里加“油”滋润身体

来源:| 作者:| 发布时间:2015年06月01日

  “最近总觉得疲劳,刚吃完午饭就开始犯困了,下午工作时整个人也没精神。”俗话说“秋高气爽”,可最近疲乏的状态让陈小姐挺闹心。问了问同事,结果半数和她有相同情况,大家都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陷入了“办公室亚健康状态”。文员苏苏近一周以来,咳嗽不断,嗓子里总觉得干干的冒火,“难不成又感冒了?”于是她在办公桌上放了个大杯子,每天不间断地多喝水,还是不见好转,这些究竟是什么问题?

  “秋燥”的症状好似感冒

  专家介绍,以上种种症状主要还是和夏秋季节交替有关。初秋刚至,早晚温差比较大,中午高温易出汗,晚上天气干燥偏凉,很容易造成气阴两伤,气不够就会有乏力现象。中医认为,燥为秋季的主气,称为“秋燥”,秋燥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,如口干、头疼、鼻干、咽燥,干咳的症状。严重者还会出现鼻涕、咳痰带血丝。秋燥症虽不非常严重,但从中医的角度来讲,秋燥易伤肺,且一些病症会使人体免疫力降低,或致旧病复发。秋燥在临床上分为“凉燥”、“温燥”二种类型。凉燥:感受秋凉燥气而发病,即秋燥之偏于寒者,临床表现初起头痛、身热、恶寒无汗、鼻鸣鼻塞,类似感受风寒,但本病有津气干燥的现象,如唇燥溢干、干咳连声、胸闷气逆、两胁窜痛,皮肤干痛,舌苔薄白而干等症,是肺受寒燥之邪、津液耗损而出现的寒燥症状。温燥:感受秋季天亢旱燥气而发病,是秋燥之偏于热者。临床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、干咳无痰,咳痰多稀而粘、气逆而喘、咽喉干痛、鼻干唇燥、胸闷胁痛、心烦口渴、舌苔白薄而燥、舌边尖俱红等症,是肺受温燥之邪,肺津受灼而出现的燥热症状。

  年轻白领女性易便秘

  除出现类似感冒症状外,大部分女性感到“下口”不畅快。因为她们久坐办公室而不动,肠道蠕动能力变差难以促使大便排出。特别是习惯性便秘者。对于这些人群来说,这种季节里不光是大便干结,而且每次入厕排便慢,或者周期比平时变长,超过平时习惯的1天以上,甚至连续3天没有排便,这都是典型的秋燥引起的便秘。

  这种情况下,大家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解决问题。多吃水果、多做运动,还可以适当吃点中药帮助排便。比如每天睡觉前坚持运动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了。比如散步,或者每天晚上睡觉前,在肚脐周围顺时针按摩肚子100圈。这样,基本上第二天就能顺利排便。年轻人还可以在睡前做仰卧起坐,加强腹肌的力量。

  食物里不妨多加点油

  秋季干燥,缺少油分的滋润,不光肠道干涩容易便秘,皮肤也会缺少光泽。因此,在秋季的饮食里,不妨多加一点油。面食里加点香油,凉拌菜加点橄榄油,都是不错的选择。另外也要多吃水果,梨肉、葡萄、柿子、柑桔、甘蔗、大枣等。

  推荐几款清补的食物:百合汤(百合50克、蜂蜜30克,煎汤,连同百合服下,此方能起到润肺清热、止咳化痰、生津养肺的作用);麦门冬粥(麦门冬15至30克,粳米100至200克,冰糖适量煮食,此粥具有养阴润肺的功效);梨汁饮(藕汁、梨汁、生姜汁、萝卜汁各50毫升饮服,此方功能与上述相同);梨粥(适宜于口鼻干燥、干咳无痰者多食);贝梨膏(川贝母粉10克、雪梨汁1000克、阿胶500克,共蒸食,此膏具有滋阴润肺的功效,能治久咳不愈、痰中带血、鼻中出血等秋燥症)。

1 2 一页

  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

  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

  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

   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
  • 西南医院

    西南医院

   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、山水相依的重庆市

   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
  • 新桥医院

    新桥医院

   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

   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