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0831
时间进入九月份,渐渐的气温降下来了。很多人这时候都会有一些症状:口干、头疼、鼻干、咽痛、干咳等,更严重的还会出现流鼻涕、咳痰带血丝等。这些症状早上起来的时候比较明显,很多时候,觉得好像是感冒了。全球医院网专家介绍:其实这不是感冒,是秋燥。秋燥的症状与感冒类似。但是不一样,要学会区分开来。渐渐进入秋天莫把感冒当秋燥,下面给大家介绍介绍。
渐渐进入秋天莫把感冒当秋燥
根据不同的症状和易发生的时间段来分,临床上一般把秋燥分为“温燥”、“凉燥”两种类型。前者见于初秋天气尚热或久晴无雨的时候,就是我们常说的秋老虎;后者则多出现于深秋天气转凉,温差较大的时候。
主要表现为头痛、干咳无痰、咽喉干痛、胸闷肋痛、心烦口渴等。“凉燥”则是因为感受到秋凉燥气而发病,它的表现就是头痛、身热、恶寒无汗、鼻塞等,类似风寒,但和风寒不同的是,“凉燥”还伴有津气干燥的现象,比如口唇干、干咳、皮肤发干等症状。
专家介绍:无论是“温燥”还是“凉燥”,最后都会导致阴津耗损,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,并伤及人体肺部,也就是中医所说的“燥邪”。秋燥主要是因为肺受寒燥邪气入侵,因此要防治“秋燥”,关键在于去燥养肺。秋天到了,这时候比较适合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。
渐渐进入秋天莫把感冒当秋燥,通过介绍,可见,秋燥与感冒确实不一样。可以多了解一些相对应的症状,及时发现及时治疗。避免给自身带来过大的危害。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,欢迎咨询在线专家。(责任编辑:小伟)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