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0713
感冒又称“上感”,即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”,是小儿常见病。据统计,婴幼儿每年平均感冒次数高达46次,尤其刚上幼儿园时。宝宝感冒大多有病毒引起。宝宝断奶后,从母体继承的免疫功能开始减退,而本身的免疫功能未完全建立起来,呼吸道粘膜IgA的量很少,不能保护呼吸道粘膜、抵御病毒的侵袭,易患伤风感冒。
一、小儿感冒的常见原因
1、缺乏锻炼,身体状况差。?
2、患有营养不良、佝偻病、慢性呼吸道炎症等病。
3、室内外温度不平衡,气温过低、过高,卫生条件差。?
4、患有感冒的成人与孩子接触,传染给孩子。?
5、托儿所、幼儿园孩子之间的交叉感染。
二、小儿感冒的症状
1、冬季易出现喉咙疼痛、流鼻涕、鼻塞、打喷嚏,或者伴有流泪、微咳。
2、夏季易出现呕吐、腹泻、发热等。
3、当鼻腔被浓鼻涕阻塞时,婴儿就会出现呼吸困难,拒绝吃奶等。
4、26岁的小儿感冒时,常常先出现高热,12天后才出现流鼻涕,咳嗽等症状。
5、56岁的小儿感冒后,常常仅有流鼻涕,咳嗽或咽喉痛等症状,有时候也有发烧。
6、一般轻症感冒34天内即可自愈,而重症感冒有时高烧可持续达数天。
三、小儿感冒的护理
(1)首先勤开窗通风換气,保持室内空气清新,是预防感冒最为简便、有效的办法。
(2)提倡科学育儿,勿过度保护,平时衣着穿盖保暖适度。
(3)经常户外活动,坚持每天空气浴、日光浴增强体质和耐寒能力。
(4)在冬春季呼吸道疾病流行期,要避免带宝宝去人群聚集的共公场所。
(5)平日饮食有节,不暴饮暴食,不吃、少吃油腻、不易消化的食物,多吃蔬菜、水果。
(6)培养良好生活习惯,保证充足睡眠,保持正常生活规律。
四、小儿感冒的预防
反复感冒的孩子大多体质弱,抵抗力差,医学上称之为“免疫功能低下”。提高易感冒儿的抵抗力是重要的预防方法。增强小儿对病原体的抵抗力,可以采取一下措施:
1)尽量母乳喂养:至少让宝宝喝4个月的母乳。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,尤其是分娩后最初分泌的初乳,含有吩咐的抗体及微量元素,特别是分泌型抗体IgA有助于预防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。因此,应鼓励母乳喂养。
2)体格锻炼:多让孩子参加户外活动,多晒太阳,天气变化时,添加的衣物不要太多,让宝宝习惯四季气候的变化。可用开窗睡觉、洗冷水等方式锻炼宝宝,但要循序渐进,要考虑孩子的身体承受能力。
3)增加营养:获得各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助于提高小儿的免疫力。让孩子多吃含蛋白质、维生素的食品;同时,要注意调理孩子的肠胃功能,提高宝宝的肠道吸收能力。
4)按时预防接种:如接种麻疹、百日咳、风疹等的预防针,可有效地提高小儿对这些呼吸道传染病的免疫力,从而切断这些呼吸道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流行。
5)减少病原接触机会:在冬、春季呼吸道疾病多发期,要注意增减衣服,尽量不带小儿去拥挤的公共场所,以减少接触病原菌的机会。若家里人患感冒,应避免接触,并注意室内通风换气。(责任编辑:罗燕平)
更多小儿感冒问题,请点击→
(本文内容/图片转自网络,仅供参考,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。)
相关阅读
热门点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