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冒是四季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。按中医辩证论治的原则,其中最为多见的是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个基本类型。
风寒感冒多见于冬季,是由风与寒邪所致。症见发热恶寒、无汗、头痛、肢节酸痛、鼻塞流涕、咽痒、咳嗽、舌苔薄白而润、脉浮或浮紧。治病宜选辛温解表药,如感冒清热冲剂、午时茶、川芎茶调散、风寒感冒冲剂。有咳者兼服通宣理肺丸。风热感冒多见于春夏两季,是由风与热邪所致。症见身热,微恶风、汗出不畅,头胀痛、咽喉肿痛、咽燥口渴、鼻流浊涕、咳嗽痰粘或黄、舌苔白微黄、脉浮数。治病宜选辛凉解表药,如感冒退热冲剂、银翘解毒片(丸)、羚翘解毒丸、上感冲剂、风热感冒冲剂,兼咳者同时服桑菊感冒片。
除上述两种感冒外,暑湿感冒也较多见,多发生在7、8、9 月,此外感常挟暑湿之气,可选择藿香正气水(丸),四症丸、祛暑片、六一散、暑湿感冒冲剂等。
由此可见,治感冒勿忘辩证用药。若风寒症用银翘解毒之药,有如雪上添霜;若风热症用辛温发散之药,大有火上加薪,热势必增。所以历代医家十分遵循"治寒以热,治热以寒"和"热无犯热,寒无犯寒"的法则。否则,用热药去治热性病症,用凉药去治寒性病症,既浪费药品又加重病情。
延伸阅读:
能吃一种药,不吃两种药
感冒药混吃 毒死18岁花季少女? 追踪 昨天,广东江门一18岁少女因混吃感冒药死亡一事经媒体曝光后,引起各方高度关注。记者调查发现,七成受访市民不知感冒药混吃会致不良反应甚至致命,专业药店也很少就此主动提醒患者。 昨天下午,记者在市第二人民医院和一些药房采访了10名患者,其中有7人不知感冒药混吃或不按医嘱吃会导致病变,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。市民张先生说,
酒精肝危险因素与饮酒年限有关
酒精性肝病的发生主要与饮酒有关,但并不是说饮酒就会发生肝病。通常健康人适量地,少量地,有节制地饮酒对身体无害,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尚可发挥一定的保健或治疗作用,甚至有些严重嗜酒者也不一定发生肝病。即是说,酒精对肝脏发生损害有一个度的问题,有一定的条件因素。最新的研究认为,酒精性肝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与饮酒量,饮酒年限,性别,遗传,营养,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有关。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