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感冒在儿童的身边发病率特别的高,而且存在着较强的危害性,一些儿童会经常出现该病的症状,小儿感冒是可以提前进行预防工作的,这也是很多妈妈们并不了解的,来看看预防小儿感冒的措施主要有哪些呢。
小儿感冒的预防方法:
首先,要适寒温。天凉及时添加衣服,尤其秋天,早晚温差大,忽冷忽热,要注意及时加衣,但不可猛然加衣太多,应适当冻一点。春天乍暖还寒,也要谨慎穿衣,应适当捂一点,别穿衣太少,这就是常说的“春捂秋冻”。夏季空调降温别太低,太低也易受凉感冒。
其二,要节饮食。中医一直强调“忍三分饥,吃七分饱。”临床也证实小儿的很多疾病是吃出来的。吃得太多,营养太丰盛,就易形成食积郁热(俗称食火)。食火也是感冒和其他许多疾病的病根(已有专文谈及)。
其三,保证喝足够的水。饮水不足,人体废物排不出去,可使免疫力降低。人体缺水,可致呼吸道粘膜干燥,这都易导致感冒。是否缺水,可从小便多少判断。半天不小便,那肯定是缺水了。
其四,及时调治“直肠子”。进食则便,或进食中排便,俗称“直肠子”。这种孩子吃得多,便得也多,说明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差,导致小儿免疫力低下,容易出汗。防不胜防,动不动就感冒了。感冒后还极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,所以对直肠子要及时服用中药调理。
其五,及时调治食积郁热(食火)。食火是许多疾病发病的重要内在因素。
小儿感冒的病因:
1)婴幼儿的自身免疫力尚未完善导致其容易患感冒。母亲体内的免疫球蛋白iga不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,故胎儿、新生儿血清中无ig a,在1岁时才为成人的13%,以后逐渐增加。免疫球蛋白igg、igm虽然可以通过胎盘由母亲传递给胎儿,但在宝宝出生后5-6月基本消耗尽,其自身产生igg、igm的能力尚低,因此宝宝生后5~6月后血中igg、igm水平较低。分泌型iga、igg、igm具有保护呼吸道粘膜免受病毒或细菌感染的作用,由于婴幼儿的呼吸道粘膜缺乏这些免疫球蛋白,致使病原体易在呼吸道粘膜繁殖,因此婴幼儿呼吸道炎症较多,易患感冒。
2)婴幼儿的生理特点也决定其容易患感冒。婴幼儿鼻腔比成人短,无鼻毛,粘膜柔嫩,血管丰富,遇到轻微的感染,就会有种种感冒症状出现。鼻腔粘膜与鼻窦粘膜相连,且鼻窦口相对较大,故急性鼻炎时易致鼻窦炎。咽鼓管较宽、直、短、呈水平位,故鼻咽炎易侵犯中耳,引起中耳炎。喉部呈漏斗状,喉腔较窄,软骨柔软,粘膜柔嫩而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,轻微的炎症即可引起喉头狭窄。
朋友们在认识到了相关的介绍之后,对于小儿感冒疾病的预防方法有了一些新的了解了,感冒是经常会出现的,但是对于孩子的健康来说危害特别的严重,所以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去预防小儿感冒,发现出现了感冒的症状就要及时治疗了。
相关阅读
热门点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