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里康网
疾病专题

感冒

首页 > 中医科 > 感冒 > 治疗 > 正文

感冒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

来源:| 作者:| 发布时间:2015年09月15日

如何治疗感冒,其实是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但是不外乎两种方式,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。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家中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的几种方法,大家可以参考,提前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初步的掌握。其中中医的治疗方法比较详细,大家可以在中医治疗感冒方面积累经验,当自己或者家人出现感冒症状时,及时得到治疗。

一、对症治疗

病情较重或发热者或年老体弱者应卧床休息,忌烟,多饮水,室内保持空气流通。如有发热、头痛,可选用解热止痛片如复方阿司匹林、去痛片等口服。咽痛可用消炎喉片含服,局部雾化治疗。鼻塞、流鼻涕可用1%麻黄素滴鼻。

二、抗菌药物治疗

如有细菌感染,可选用适合的抗生素,如青霉素、红霉素、螺旋霉素、氧氟沙星。单纯的病毒感染一般可不用抗生素。

化学药物治疗病毒感染,尚不成熟。吗啉胍(ABOB)对流感病毒和呼吸道病毒有一定疗效。阿糖腺苷对腺病毒感染有一定效果。利福平能选择性抑制病毒 RNA聚合酶,对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有一定的疗效。近年发现一种人工合成的、强有力的干扰素诱导剂-聚肌胞(简称poly l:C)可使人体产生干扰素,能抑制病毒的繁殖。

三、中医治疗

采用中成药或辨证施治的原则对上呼吸道感染有其独到之处。

1.基本治疗

治法祛风解表。以手太阴、手阳明经及督脉穴为主。

主穴列缺合谷大椎太阳风池

配穴风寒感冒,加曲池、尺泽、鱼际;鼻塞者,加迎香;体虚感冒者,加足三里;咽喉疼痛者,加少商;全身酸楚者,加身柱;夹湿者,加阴陵泉;夹暑者,加委中。

操作主穴用毫针泻法。风寒感冒,大椎行灸法;风热感冒,大椎行刺络拔罐。配穴中足三里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,少商、委中用点刺出血法,余穴用泻法。

方义感冒为外邪侵犯肺卫所致,太阴、阳明互为表里,故取手太阴、手阳明经列缺、合谷以祛邪解表。督脉主一身之阳气.温灸大椎可通阳散寒.刺络出血可清泻热邪。风池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,“阳维为病苦寒热”,故风池既可疏散风邪,又与太阳穴相配可清利头目。

2.其他治疗

(1)拔火罐法选大椎、身柱、大杼、肺俞,拔罐后留罐15分钟起罐,或用闪罐法。本法适用于风寒感冒。

(2)刺络拔罐法选大椎、风门、身柱、肺俞,消毒后,用三棱针点刺,使其自然出血,待出血颜色转淡后,加火罐于穴位上,留罐10分钟后起罐,清洁局部并再次消毒针眼。本法适用于风热感冒。

(3)耳针法选肺、内鼻、下屏尖、额,用中、强刺激。咽痛加咽喉、扁桃体,毫针刺。

3.中医药方

(一)

【辨证】血虚外感。

【治法】辛凉解表。

【方名】桑枝茅根汤。

感冒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

【组成】嫩桑枝30克,白茅根30克,霜桑叶9克,净连翘9克,苦桔梗9克,生甘草9克。

【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剂,日服2次。

【出处】冷方南方。

(二)

【辨证】外感时疫邪毒。

【治法】发汗解表,清热解毒。

【方名】青银汤。

【组成】青蒿6克(后下),银柴胡12克,桔梗12克,黄芩12克,连翘12克,银花12克,板蓝根12克。

【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剂,日服2次。

【出处】陈炯抗方。

(三)

【辨证】外感风热。

【治法】辛凉解表,清热肃肺。

【方名】银栀汤。

【组成】银花12克,连翘12克,栀子10克,薄荷5克,牛蒡子10克,桔梗6克,甘草6克。

【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剂,日服2次。

【出处】朱广华方。

(七)“寒包火”内热外寒型感冒

“感冒合剂”。具体方药如下:

炙麻黄6g 杏仁10g 生石膏30g 生甘草5g

柴胡10g 黄芩10g 板蓝根15g 银花20g

羌活10g 苏叶10g 薄荷6g

在了解以上几种治疗感冒的方法之后,大家在家中可以常备这几种药,多了解一下各种药物的治疗功效,这对自己及家人都是受益的。此外,感冒之后要听从医生的安排,不要自己给自己治疗,否则只会耽误病情。小编在这里希望大家都能从感冒的痛苦中解脱出来,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也要保持心情的愉悦,积极的配合医生。

  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

  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

  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

   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
  • 西南医院

    西南医院

   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、山水相依的重庆市

   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
  • 新桥医院

    新桥医院

   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

   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